每种自由,都有代价;每种选择,都有成本。
你能混到什么层次,能获得多大财富,能过上什么样的人生,在我看来,基本上由三种成本的排列组合决定。
这三种成本分别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过去;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决定了人们如何对待现在;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则决定了人们如何面对未来。
是不是不好理解?下面小编还是讲人话吧!在我理解下就是:过去的投入,对未来不会再产生正面效用,这种投入就被是沉没成本。
到底什么是沉没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六斤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疯狂地喜欢上了高中的一个女生。然后在一整年中,他每天自习结束,都要给她打一个小时电话,陪她聊各种开心不开心的事情。
六斤这么干了一年,话费账单一拉一大串,最后在大二的时候,对方给他发了个讯息:
哥,你很好,真的。但是(省略若干字)……
你看,六斤这一年的投入,就是沉没成本。
再比如:你在外汇交易时亏了钱,但冷静分析后,接下来股票的走势依然大概率对你不利,那你就应该果断斩仓止损,而不是因为过去投入了很多,亏损了很多,而影响当下之决定。
想想我们在交易的时候一次次的死扛到底,是不是就是受沉没成本的影响呢?
其实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埋伏着沉没成本的陷阱。
小到看了一半发现是垃圾却又舍不得票钱的电影,大到一份鸡肋但是已经磨合了几年的工作,或者一个累感不爱但是相处了太久的恋人。
为什么沉没成本难以放弃?
都知道沉没成本应该被放弃,但却很难放弃,主要是源于两个原因:
- 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每一次的投入上去判定它到底会不会「对未来产生效用」。
比如你不知道现在亏损的货币,接下来是会继续亏损还是会反弹,你也不知道坚持了两年的创业项目接下来注定会失败还是再坚持一下就可能看到曙光,如此等等。
- 另一方面,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做决定会严重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
比如你会把货币价格锚定在建仓的成本价,认为那才是合理的。
再比如,你会把两个人在一起美好的时光锚定下来,在感情破裂时,无法快速接受并走出来,总觉得为什么说不爱就不爱了。
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去解决。
不舍放弃沉没成本的观念其实早已根深蒂固埋藏在我们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着我们这些年成长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我们现在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
于是鸡汤文和心灵导师们教会我们要断舍离,只有放下,才能真正拥有。但问题是,没有分辨力的断舍离,不是智慧,而是粗暴。
如何判断哪些该留该珍惜,哪些该割腕止损,重新出发。
我的想法是——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圈好的地、博得的好名声、认识的关系、积累的资产,只要不是处于活跃的发展态,都是我们该抛弃的。
不要让我们拥有的过去,绑架我们的未来。
边际成本,就是你每多获得一个单位的回报,必须付出的投入。
边际,就是增量的意思。
- 比如工厂生产鞋子,多生产一双,就要多花费50块钱,那这50就是边际成本。
- 再比如,你的月收入是1万块,你要多获得1000块的收入,就要加班两天,那这两天的劳动投入,就是这1000块收入增量的边际成本。
我现在特别有感触——你做事情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的未来是一无所有,还是财富自由。
边际成本的思维告诉我们,个人成长也好,财富自由也好,我们应当去发掘那些边际成本足够低的路径。
一个APP做出来,服务1万人的成本和服务100万人的成本差不多。而且规模越大,收入越高,但边际成本趋向于零。
所有的新增收入等于净利润,这个太有魅力了。
靠贩卖时间和劳力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就属于边际成本的最底层。今天有活儿干就有收入,明天没活儿干就要吃土。
你今天做的劳力,无法裨益明天的自己。
如果单纯的勤劳就能致富,那富士康的工人就应该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了。
换句话说:
- 如果你只是在做机械的重复性工作,那恭喜你,一辈子都和财富自由无望,也不太可能实现自己爆发式的成长。
- 如果你做的事情,有在未来获得高回报但不需要太多投入的可能,那么恭喜你,你正走在一条可能爆发的路上。
都说金融赚钱,那么为什么金融就赚钱呢?
首先,金融行业的边际成本低,由于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金融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了,成本是不是很低?
而传统的制造业,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在成本上就已经领先了。
其次,金融行业在降低边际成本的同时还有着高额的回报。
以外汇为例:
- 外汇保证金交易,就是普通投资者在家中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进行操作的项目。
- 外汇保证金的杠杆交易模式让普通投资者有了用少量的投入在未来获取高回报的可能。
- 而外汇保证金的24小时交易,让普通的投资者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空闲时间参与进来。
因此,加深对边际成本的理解,找到适合你的低边际成本高回报的项目,这样你离财富自由才能更近一步。
可以粗略地理解为,你为了做这件事,要放弃的其他事。其他事的可能收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机会成本的思维模式就是: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我可能会失去什么?
与机会成本思维相对应的就是会计成本思维:如果我去做这件事,失败了会损失什么?
机会成本的思维,即是更多看到未来的思维,是一种基于战略的思维。会让我们做选择时,更加基于大格局大战略,来分析各个选项的优劣,而不仅仅是风险和损失。
面对未来会显得更加有勇气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因为他们害怕失去未来可能的机会,这种失去带来的成本,才是他们不可承受的(相较于去冒险可能面临的失败后的会计成本)。
比如创业的人,就是典型的用机会成本思考问题的人。
- 如果创业失败会失去什么,是会计成本。
- 如果不去创业,可能失去未来的回报,这是机会成本,完全不一样。
因此,如果你对外汇交易还在犹豫不绝,不妨用这种思维去思考一下:
如果外汇交易失败,你会失去什么?
如果不做外汇交易,你将会失去什么?
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不是很有效呢?
其实从众多成功人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往往都特别珍惜机会,特别看重机会成本。可以说他们的成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如果你也想成为成功人士,就切莫太过计较眼前的得失。
毕竟人们最后悔的事,是「我本可以」。
总结起来,三大成本分析不是独立分割的,而是相互存在内在联系。
- 机会成本,让我们明白,被我们忽略的,可能才是最贵的;
- 沉没成本,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要修炼的断舍离;
- 边际成本,让我们清楚,是死在了现在,还是活在未来。
三个成本合起来,就是我们这一生的成本。
©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在此仅提供该文章的转载服务,不对其内容和观点承担任何责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