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交易员交易系统(徐华康)

外汇资讯1年前发布 admin
133 00

我常常问交易员你要赚什么钱,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要赚什么钱。你问要赚什么钱,他们就说这个钱也要那个钱也要,如果全部都赚不是比你只赚这个钱要方便得多?但是问题是,他并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考量。只有事先极为清楚你要赚什么钱,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所要做的这件事才会变得非常清晰,而且你会变得很有把握可以赚到这些钱。

顶级交易员交易系统(徐华康)

对一个交易系统来讲,清晰、明确、可复制,应该是它必备的特性。那么除了这些,徐老师是否认为还有其他必备的要素?

确实我觉得在行情开始动的时候,在执行上不可以有模棱两可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你对交易系统的信心,你在什么时候觉得你的交易系统会赚钱,或者说在什么时候你的交易系统会亏钱,如果你能够明确知道这件事的话,你就可以知道你在做交易的时候是不是交易系统已经有失灵的情况。

以前在说交易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你交易的事实上并不是市场,而是交易你的概念,或者说交易的是你的交易系统,如果你能对你的交易系统非常有信心的话,我觉得不管遇到什么行情,你应该都可以很有信心渡过,这样在净值回撤的时候,或者是在遇到很大不确定性的时候,我觉得都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也就是说,除了刚才几个要素之外,交易者还要明白交易系统的适用性,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无效?

对,在做交易系统的时候,对于交易系统的一个逻辑,事实上你应该是很清楚很清晰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交易系统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可以复制的,比如说我们之前的期权基本款,或者说它是一个移动平均线,或者是MACD,它非常简单,可能只有一个参数,行情站上了均线之后,你可以做多,在均线之下你可以做空,我们长期来看的话,它确实是可以获利的。

可是呢,遇到一个盘整的行情的时候,你可能就会亏比较多的钱,这个时候你可能心中充满了怀疑,到底未来会不会仍然有一个趋势的走势,或者若是一直盘整下去的话,我到底会亏多少?我相信每个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你能对你的交易系统有一个深刻了解的话,你就可以在你的交易系统上做一些调整,或者是你在做的过程里面,它已经盘整了某一段时间,它可能在接近你历史最大的回撤上,或是在你过去的交易经验里面,它可能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值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更有信心,或者是可以支持你持续做下去。

是的,一般人可能仅仅交易系统的构建过程就要走很长的路,然而等他构建之后,当他发现交易系统会失灵,可能他原来的世界就塌了。那时他可能还意识不到,交易系统要考虑它的适应性。

这个问题我还可以做一个补充,其实我们在做的很多交易系统,我觉得大家都会绕一大圈。其实我刚开始也做了比较简单的系统,后来又加了很多限制条件,把这个系统变得比较复杂。但是大概过了很多年以后,可能过了七八年以后,交易系统又恢复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形态。事实上我们很多的时候会对我们的交易系统做一些统计,并加以运用。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在用很简单的移动平均线做交易,如果发现它已经亏了5%以上,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是它在过去的交易里面损失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到底要不要再继续?若这个系统的长期逻辑是一直往上的,那我们可以暂停交易先离场,但仍假设你还持有这个仓位,将亏损5%作为参照点,当净值一回到亏5%以内的时候,你可以把仓位再放回去。

因为我们看比如说移动平均这样一个系统的时候,我们把时间拉得很长,5年,10年,它很有可能都是一直是往上的,但是它中间的回撤是非常大的,而必须要有一个趋势你才能够赚到钱,如果没有趋势,你必然会是损失。所以为了抓住这个趋势,我们常常会付出不少的成本。我们常常会在交易系统上做一些分析,做一些统计,甚至于是做所谓的停止交易,但是是假设持有仓位的这样一个做法。或者是对于这个系统,我们的使用方式是当回撤了以后才开始留意追踪,我们可能暂时先不要用它,等到它的回撤已经够大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去做它。

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用这样的一个方式,你把交易系统看成另外一个类似K线走势或者是其他的走势,等于说你把你的净值系统又做了一次统计分析,这样你的回撤可能更加小。我们以前做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一些事情,在结果上,可能获利并不会比较好。但它有一个好处,让你的回撤变得小非常多,这个优点可以让我们做成一件事,就是你的杠杆可以放得更大一点。

说到杠杆的时候还是稍微要谨慎一点,因为很多人一提到更大,他可能马上放大了三四倍、四五倍,但是我们可能只放大1.2倍、1.3倍、1.5倍,一般都不会超过两倍,我们会采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去交易我们的交易系统。所以又回到我刚才所说的,我们在交易的时候,有的时候你并不是交易这个行情,你是交易你的方法,是交易你的观念,交易你的信心,交易你的交易系统。

你怎么看待交易系统中的“不可能三角”?交易频率、胜率、盈亏比,这三者很难同时实现。

我们先说频率。我觉得跟你的角色有关,看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其实我以前在自营商的时候,因为我们当时同时也是做市商,如果以做市商来说的话,我们是不需要交易成本的。因为我们做了交易以后,交易所会返佣,所以说没有任何的交易成本,所以我们在交易上会掌握我们的优势,频率可能是越高越好,我们只要能够赚钱,就算赚一点点钱,我们就可以尽量把频率给提高。可是以一般的投资者或者是后来我们换了一家公司来说,那家公司它并不是一个做市商,它是有交易成本的,所以我们会考量,我们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

当然我觉得,我的优势是,如果跟人家比交易逻辑的话,我觉得应该不大可能输到十万八千里,跟市场的平均比起来应该会稍微好一些,或者跟那些外资比起来,至少在逻辑上打平手,或者略输一点。所以在交易上我们会尽量去做一些频率稍微拉长一点的,交易频率拉长还是有一个好处的,就是你交易中的盈亏比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比值,然后这样如果在你的每笔交易上再加上一个交易成本的话,我们盈亏比曲线不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所以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要看你的交易是不是在成本上有优势,越没有优势可能频率要越拉长一点,越有把握可能是越要出手,或者是你所赚的钱,跟你亏的钱比值稍微要拉得比较大一点。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东西来说,即你的交易成本占每一笔交易大概多少百分比?通常如果超过10%的话,我觉得你可能就要把频率再拉长一点,否则你在很频繁的交易里面,可能所持有的优势会越来越少。

刚刚另外说到有关于胜率跟盈亏比,盈亏比还是我们在交易上常常会提到的,胜率和盈亏比会是两个很难同时实现的因素,否则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更多的次数,短时间完成大数法则,我们就可以赚比较多的钱,毕竟获利的幅度需要时间,而我们又有成本存在。然后胜率最好是贴近100%,越高当然是越好,我觉得这个是没有讨论的空间的。盈亏比当然也是,赚跟赔的比值越大越好。

交易频率、胜率、盈亏比这三个如果能够做到极致的话,我觉得肯定是赚钱,是直接往天堂的路去走的,所以刚刚有说到这三个不可能同时实现。那么在三方面评估的时候,第一个要看交易频率,看你的成本是一个什么样子。然后第二个如果是胜率与盈亏比的话,当然我觉得还是看你的交易逻辑,但是我们一般人胜率要达到50%以上,或者是长期你要在60%以上,我觉得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行情随机性很大,有的时候它是波动率比较大的,有时是波动率比较小的。然后波动率比较大的时候,有时候是一个震荡市,或者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熊市,或者是当隐含波动率比较小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很平稳的牛市,或者是一个平静无波的区间整理的行情,所以我觉得把波动率跟行情配合起来,它有非常多的走势。一个固定的系统,或者是有很多逻辑的系统,或是你认为很好的系统,它的胜率很难长期维持在高位,我们所说胜率是你对过去的行情所回测出来的,或者说是你过去所交易出来的一个结果。

我们常说过去不代表未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知道未来胜率还能不能这么高,所以对于胜率的话,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维持在某一个合理的比率,不要到太低就好,到底什么是太低呢?其实我们在做的时候,有时候认为这个大概是可以达到50%以上的胜率,但是我们实际做起来可能只有20%~30%,这就稍微低了些,但这个是常常会发生的。

所以既然胜率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的话,我们就把关注点放到另外一边,即所谓的盈亏比。盈亏比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把握的。如果这个行情没有太大的跳空或者是没有常常跳空,盈亏比会变得非常好掌控,因为止损比较能控制。赚了钱以后才开始启动一些追踪停损,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利润尽量地往外去做一个扩张;或者是一到了亏损的时候就立刻做一个止损的动作,这个东西我觉得你可以控制在1∶2或1∶3,其实有时候短线控制在1∶1.5就已经相当好了。

可是,我们去把止损尽量拉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常常止损会让你胜率变得很低,这个事情也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为了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盈亏比,你不得不放低了这个频率。

如果以我的看法,第一个我会先考虑我的成本,如果我的成本比较低的话,对于交易频率我还是希望能够尽量提高。第二个,盈亏比的控制,我觉得我会尽量把它放在胜率的前面,因为我个人对交易逻辑可能不是那么的有把握。当然虽然我们也会利用我们的交易系统,它会在统计上比较有优势的情况之下去做,但是你会发现很多的方法反而会是降低我们交易频率的做法,所以它中间还是有一些需要考量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做一个组合。到最后你就可以发现你的交易频率、盈亏比和胜率,在你交易了一段时间之后,自然而然达到你所需要的一个完美平衡。

徐老师平时经常跟大家说“你想赚什么钱”,刚才您又提到“你的优势在哪里”,能不能就这两个问题跟大家谈一谈?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大部分的投资人,可能数学或者数字方面并没有一些专业的经理人,或者是一些从海外回来的硕士、博士,那些专门学数学、物理、金融工程的人来得在行。可是很多人他们却很希望能够做一些相对短线,赚那些逻辑上很清晰才能够赚到的钱,所以他们为此做了很多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市面上很多的金融书籍,特别是期权的,很多外国人写的偏向数学理论内容的好像卖得特别好。也有人来问过我BS公式怎么算,怎么去做推导和展开,希腊字母二阶以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要怎么使用,我听得头都昏了,二阶以上的希腊字母事实上我也没有展开过。
大家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短处给补齐,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实际上很多投资人或者个人投资者的长处可能是可以容忍比较大的回撤,然后可以获取一个比较大的利润,可以不用每天做单,可以在看不懂的时候轻仓或空仓很久,有机会的时候再重仓出击。很多基金经理人没有办法做这样的动作,因为应一些公司的要求或者是基金持仓的要求,他们必须随时都有一个比较重的仓位。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去做一个比较灵活的操作,在有趋势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些比较有趋势的做法。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长处,可是大家总是不觉得这是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反而会觉得他要学习那些比较专业的基金经理人或交易员,把自己的短板给补足,这是我常常看到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被问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势。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有的人内心强大,有的人特别细心,有的人对于某类型的板块,比如说金融股或者是科技股,他的看法就特别的敏锐,比如说你刚好在做科技业工程师,你可能对科技股的嗅觉特别敏锐,这样的话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所谓跨市场的价差?比如说你对于金融的 ETF或者是对科技的ETF见解独到,哪个比较强你就可以多买这个,多卖出其他。当然可能现在没有这类期权,但你可以对沪深300跟50ETF期权做强弱的一个交易,在这个板块你的认知有优势的话,你就可以专门做这样的一个操作。
刚来大陆的时候,我常常问交易员“你要赚什么钱?”,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应该要赚什么钱。很多交易员都是从线性的交易习惯或线性的交易逻辑走过来的,他们对于波动率甚至对希腊字母,甚至于对他们要做的很多种交易的核心都不是很清楚。
比如说你问要赚什么钱,他们就说这个钱也要,那个钱也要,如果全部都赚不是比你只赚这个钱要方便得多?但是问题是,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考量,比如说我如果要赚波动率的钱,我可能对于波动率就会特别地去做一个分析,然后把一些方向性跟一些没有必要承担的风险尽量给对冲掉。接下来它会非常的清晰,因为利润是来自于波动率的时候,比如说这个行情开始剧烈波动时,近月份的期权价格可能会突然拉得很高,然后远月份完全没有跟上去,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套利机会,你就可以卖出近月的期权,买入远月的期权,等远月的价格上来后获利了结。因为行情突然受到某种外部刺激,突然跑得太快,激情过后,它可能很快就会回来了,你卖出近月期权买入远月期权这样的一个做法也可以很快赚到波动率变化的钱。
可是大家在想这件事的时候,可能只想到这个行情突然有一个波动了,我是不是要去卖出波动率;或者如果预计持续升波,我是不是要持续买进波动率;当波动大时,它可能是因为这个行情拉升得很快,标的资产持续上涨,或者是持续下跌,我们是否可以去做标的资产的涨跌?我觉得这样你的思路就没有办法集中,在交易上就会比较混乱。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每次都没有一个准则去想该做什么样的事。
2020年我在公众号的一些文章中也写了很多,当行情隐含波动上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知道可以赚到一个什么样的钱。在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所要做的这件事就会变得非常清晰,而且你会变得很有把握可以赚到这些钱。
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们成年人做什么选择,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说出这样的话时,其实要不然他就是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可以赚到很多钱,要不然可能就是不太清楚他要赚什么钱。总之,对于要赚什么钱这点我们还是要清楚明白的。

就是说,你想赚的钱尽量跟你的优势有所交叉?

对,因为其实很多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对于自身的优势或者自己的个性,或者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事,他并没有非常清楚。我觉得如果能够清楚的话,对做交易是会非常有利的,因为每个人都很特别。
过去在交易部门选交易员的时候,我们还是比较喜欢选一些有数学背景的,或是选一些会写程序的。我相信现在有很多私募公司也是用这样一个方法来选。到后期部门规模扩大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方向就比较广,我们会选一些念历史的,念哲学的,我觉得这方面的人也很适合。另外还有一种人特别适合并且能够做得很好,那就是运动员,因为他们的意志力和反应能力都非常好。
在大概2011年左右,中国台湾那时候选交易员还要做一个测试,打电玩。因为团队希望能够招募反应快的交易员,所以带候选人去打电动并观察他们的反应,所以电玩冠军常常也是被选择的对象。
但你可以发现条件一直在变化。刚开始可能要找一些会编程、数学逻辑好的,后来要找一些反应快的,再然后是学历史的或者学哲学的,这些人会比较有大局观,而且逻辑也会比较好。我觉得有的个人特点可能对于某一种交易会特别有用,而我们有时候对于一些板块的交易也是有需求的,所以有特点很重要。
所以各位还是要想一下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也可以做一个量表,自己去多思考。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我觉得越想越有哲理。

在执行交易系统,保持资金曲线的稳定性上,你认为有什么是最值得重视的?

交易系统应该是由很多方面构成的,比如说你的交易系统应该会有很多子系统在里面,可能有一些趋势的,或是一些逆势的,或是一些区间的、套利的等等。然后它针对不同的市场,针对不同的行情,应该都有不同的适应性。至少在你使用它之前,它应该有通过你的一些严苛的测试,而且应该也有一些所谓系统失效的下架标准,比如它单一的子程式,可能到什么情况会遇到问题。像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可能每一季的时候都要对子系统做的评估。如果你的子系统发生某些问题的话,可能要做一些增减,让整体能够保持一个未来可以继续稳定运作的形式。当然我觉得这些还属于第一层,是一些应该要做且非常基本的事。
另外,一个交易系统,除了刚才所说的一些逻辑,包括子系统进场和出场的方式,第二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资金管理及风险控制,它应该也包含在你的交易系统里面,也就是在什么样的行情,我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仓位。比如说我这是一个赚钱加码的系统,做一阵子赚钱了,我可能会把仓位持续扩大,或者是亏了一阵子,仓位会持续缩小。我们在做资金管理的时候,系统可能会遵循所谓的凯利公式,或者是设定好的赚钱加码法,或者是赔钱加码法,或者是任何其他的一些资金管理办法,在这些事情上我们也必须要做一些考量。
我在2020年的很多文章、视频或者是公开的交流会里面常常都说,越确定的事,我们可以做越大的杠杆。其实我觉得这个也应该在交易系统的资金管理里面,它是使系统有爆发力、有成长性的蛮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说对于资金管理,除了刚才所说到的这点之外,我们可能定期也要做一个调整。
一个系统最完美、最赚钱的时点,通常并不是在运行了一阵子之后,而是在你刚完成它的时候,它通常就达到一个最高峰,之后你要对它的获利做一个适当打折。所以我们通常在交易系统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对系统内的资金管理稍微打一个折,然后在动作的过程中,你或许可以慢慢发现它比你想象中来得好。接下来我们可能定期,比如说每一季再调整一次,重新验证,资金管理到底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改变,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加强,或者是最后我们不需要资金管理,会把这个交易系统的杠杆再放小去做。我觉得这些事都是系统没失效之前我们要考量的。
各位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杠杆为什么要缩小,因为我们可能刚好遇到市场上或是历史上比较不好的一段时间,基于对亏损和风险的考量,所以杠杆可能缩小,等到交易系统净值再往上有安全垫的时候,我们会把仓位再放上去。我觉得在系统是否有效方面,若它一直在我们接受的区间之内,我们会希望它能够持续平稳运行,如果它的获利能够一直靠近平均水准,我们就认为这个系统是OK的。

你是怎么看待基本分析的?你觉得通过基本分析来做价值投资的人,他们的进出场依据算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一个清晰明确可复制的交易系统吗?

从我一个不是做基本分析的人的角度来说的话,我觉得可能多有偏颇。但是我认识有蛮多做价值分析的,我还是蛮佩服他们的。因为很多赚比较多钱的、持有大资金的人,很多都是做价值分析的。像行业翘楚的巴菲特先生,他也是做价值分析的。对我本身来说,我也蛮信仰这一块,只不过我在这一方面的功力实在是差得远一些。
以前在自营部门,虽然我是属于衍生品这一块,我们另外一边还是有在做股票的一些基本分析。他们的基本分析做得相当不错,他们可以非常了解这只股票,因为很多人觉得基本分析是研究它到底能够赚多少钱,或者是它未来能够赚多少钱,实际上它所包含的范围可能要比我们这些门外汉看起来的更多、更大一些。
一般来说,如果你做的基本分析是对的,虽然它不涨,实际上你也不会亏,如果它的护城河是够的,它的企业管理阶层的信誉还是好的,它不会让你在长期投资以后有很严重的亏损。只不过你买入时间点的判断可能没有办法像技术分析,像其他分析一样那么刚刚好,因为不会刚好在你去研究这家公司并买入以后它立刻就涨,我觉得像这样的事情是没有那么容易在那么刚好的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但是以我的经验来说,如果你分析得不错,后来的结果大多会比较好,而且风险还相对比较低,除非你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徐老师现在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期权这样一个市场,但您这么多年的投资历程中也接触过很多个领域,那么您是为什么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期权这个领域的?

我觉得命中注定吧。完全是随着大时代的洪流,随波逐流到了这么一个分区。
其实刚开始我是很想到最主流的市场做股票的,但因为当时股票实在太热门了,所以我去这个领域的时候就进不去,就只好到期货公司,因为期货公司当时是属于比较新的。
后来期权出现后,很多人都不了解,更没有办法去做期权。因为我们这个年纪,或者跟我差不多年纪,或者比我小几岁的,学校当时根本没有什么期权的课程,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们就只好带头去学。学了以后你就是这个行业的先驱,所以就只好再继续冲到前面,继续往前走。
我觉得等于说非自愿性,但是又不知不觉被命运巧妙地安排,在这条路上一直不断地走,然后到这个地方,刚好又做得还可以,就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在这边继续发展下去,最后就不小心掉到这个坑里,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你觉得期权这种产品的特性,能给交易者带来哪些优势?

我觉得期权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多人说的非线性,但是我想用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来说一下。
如果我们要做某个产品,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形状或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报比,很多产品其实很难完全实现。但是你用期权,如果你对期权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它可以做出你想要的任何一个形状跟形态。
比如说你希望它高风险高报酬,你就可以用比较大的杠杆,然后去撬动它。如果你希望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你也可以利用期权把它给组合做出来。如果你希望它是一个套利的,我觉得相对于期货,或相对于股票,期权这边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特别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面,你可以发现,在期货跟现货市场它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在期权市场它总是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因为在波动起来的时候,只要大家速度没有一样快,或者是大家看法很不一致的时候,机会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在期权市场。
到2020年大陆股票期权市场已经发展5年了,应该是一个很稳定的市场了,而且大家对这个市场应该已经非常了解。可是当波动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年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让你去做一些低风险的交易。
所以我觉得期权市场存在的机会可能更多,这是我这5年来观察大陆股票期权市场的一个心得。它可以让你达成你想要做的一些事情,一些形态,一些风报比,另外存在的机会会比你想象中来得还要多,只要你愿意去发掘,愿意去研究。

徐老师在《我当交易员的日子》这本书中提到,很少在盘中做决策,大部分都是在盘前做好决策,盘中执行决策。如果说盘中出现了计划外的,但是很熟悉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

这种情况我真的很少遇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通常也会延后做决策,因为我的脑子不是那么的好,说实话我很少在盘中发现这么好的机会。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这可能代表另外一件事,我盘前的计划做得可能没有想象中来得好。这个机会可能也是以前经历过的,是一个好机会,但是我在计划中并没有发现,导致今天会出现类似这样的一个情况。其实我们很不愿意去打破我们的既有框架,因为你打破一次的话,就会有第二次,我们通常宁愿放弃这个机会,然后去做一个检讨,争取下次做一个比较好的完整的计划。

制定交易计划后,在盘中会注意观察一些什么吗?

其实我们在盘中需要观察的,都还是我们盘前计划要观察的,比如说它的波动率不同询价的变化,或者不同月份的变化,变化到怎样的程度。通常我们都会在想,这个行情如果涨了一个点、

两个点、三个点,甚至于是七八个点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机会?

其实如果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它通常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比如说突然发生一件大事,突然有了一个跳空,然后另外一个行权价,另外一个月份可能跟不上,这样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到底要不要?
这样的一个机会,其实有时候我们肉眼很难看出来,必须在我们监控的一些东西上才看得出来,既然如此,其实大部分都还是在我们的计划之内。如果真的是在计划之外的话,我觉得计划可以好好做一下修正和检讨,这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或是一个让我们增强系统的好时机,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的。
突然出现这样的好机会,突然押了大笔的资金,然后我们突然赚了一大笔的钱,这其实很难发生。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文章,好像日本有个股神,他看到某只股票可能由于某家公司下错单,它价格比如说从100块直接被打到只剩10块钱。然后那个时间就非常的快,非常的短,好像都没人发现,他就投了大笔的钱。那家公司发现以后就赶快把它给买回来,然后你就赚了很多的钱,除非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觉得这在波动率交易中是比较难发生的,但是在个股上也许有可能。
未来我们可能会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个买入?不过一般而言,我觉得我们反应没那么快,当我们看到一个特殊价格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再思考一下,可是通常在思考的时间就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也很怕,这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陷阱。这也是我们以前在交易的时候遇到过的事。
盘后做交易日志和复盘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或者说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跟大家谈谈。
又来到大家觉得交易中最烦闷的部分,就是复盘。其实我以前当交易员的时候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复盘,而复盘又是对交易员非常必须的事,因为它可以让你在交易上具有持续性,能够让你改掉一些坏习惯,让你在第二天的交易能够迅速集中,而且能够做正确的事情。所以复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至于它比较重要的部分到底有哪些呢?
复盘就是你对当天所做的交易好好地做一个检讨。
你当天所做的交易可能绝大部分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每天的交易尽量贴近完美。所以在复盘的过程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有哪些是不那么完美的部分,有哪些是可以复制的部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交易能够做一个改进,做一个持续性的更新。特别是当行情有一些比较奇特变化的时候,在当天先前没有想到的,我觉得在复盘里面也可以让你再好好地做一些思考。
当然我们也说到做交易日志,等于说你每天把账做好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心中再进行一次强化,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在未来几天、未来数周或者是未来数月,在你做一个比较大的复盘的时候,交易日志可以让你有一段比较完整的记忆。如果你是每天做复盘,我觉得那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纠正,当你要对比较大的格局,或是你的整个交易系统,有一个对不同行情比较完美的贴近的时候,我觉得做这些交易日志就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很多人说做复盘可能只是为了要修正当天的一些失误,或者是要改进一些习惯,我觉得除此之外复盘可能还有更多的功能,至少对你的交易系统,对你整个人跟着行情的改变,或是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有一些相关性的。

徐老师每天看财经新闻或者分析报告吗?

其实我看的真的不多。但是我觉得这些新闻有的写得还不错,有的写得就不是很好,因为以前看新闻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去评论他们的评论,这些评论会让你多思考一下。
你看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看的是他对于这件事的一个逻辑,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逻辑写得真好,那就可以去学习一下;有时候也会看到这个逻辑有点奇怪,有点不通,那么就去想一下,怪在什么地方。所以看新闻或者看那些分析报告的时候,也不要全部去采纳去相信。
我觉得常常看财经新闻也有帮助,至少不脱节,但是还是要多多去思考,一面看一面思考,不要看了以后就过去了,没有思考,只是为了看而看,然后记不起来任何东西,这样反而对个人没有用处,甚至是浪费时间。

在一些重大新闻公布之前,或者说一些长假之前,有很多人会喜欢采取一些固定的策略。徐老师在长假或者说重大新闻公布之前,会有这样的考量或者这样的习惯吗?

其实我们也蛮喜欢做这样一些交易的,实际上这种交易我们会把它定义成某一种类型的交易,我们叫做“事件型交易”。
对于事件型交易,大部分交易者或者是机构,都会做一个统计。就是长假之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况,美联储要开会之前会有什么样的情况,这个行情之前是怎么动,之后会是怎么样,他公布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等等,我觉得都可以做一些比较细的分类。
它有时候对有时候错,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概率上比较好的帮助,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事件去做一个相对来说高报酬低风险的策略,比如说我可能输1%但有机会赚5%这样一个盈亏比率的策略。一年之中这种机会不多,我们只要能够逮到几次,对今年的报酬会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这类型的我们还是会常常做,而且我觉得大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做。当然我希望大家还是要考虑一下你要赚什么钱。遇到这种事件的时候,我们通常希望,比如说能够赚一个高盈亏比的钱,这个倒是还挺不错。
其实我们以前也做错过一些事情。
过年前我们统计了过去20年的资料,结果发现在农历过年前几周从来都没有下跌过,我们看到以后好高兴,若从来都不跌那我们要怎么做呢?我想说这样好了,我们就做一个偏多的区间的双卖。
可是双卖真的赚不了什么钱,为什么赚不了什么钱?虽然行情不涨不跌,但长假前隐含波动率常常上涨,行情不动隐含波动率上涨较多的话,有时候就会亏钱。这种情况做双买反而比较合适,扣除时间价值的损失后,可能没有隐含的利润,但是你也不会大亏,若遇到突然的奇怪例外走势,说不定还可以额外地赚一些。所以统计上这段期间行情平稳未必就适合双卖。
我说这个是不是有点矛盾?如果快到期的话,可能期权时间价值的损失会强于隐含波动率上涨的获利。如果期权离到期日还比较远,我们可以买进,因为Vega较大,隐含波动率上涨的获利可以比时间价值的损失多,故一般会买远月,卖的话根据统计资料可能要卖近月,当然必须考虑时间价值与隐含波动率,不过近年长假前隐波都会升至相对高点,节前事件交易可能要多考虑一下事情的预判,不像过去那么单纯。
在节前,你看波动率常常会往上,那时候你要赚什么钱这件事会让你更清晰地做思考,如果你要做双买,你就不太会去买所谓的比较近的月份、快到期的合约,你可能会去买一些比较远的、损益受波动率影响比较大的合约。然后你在节前,要放假之前,可能就会把这个部位先做一个出清。
不过像这件事,2020年又有一些明显与以往不同的改变。它不是在年前最后一天收盘时隐含波动率拉到最高,反而是在前一天或者是在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中午,隐含波动率拉到比较高的位置,然后突然就跌下去了。会有这样的事可能因为大家都预判到节前隐含波动率上升,有仓位的想早点出场,然后早点执行出场行为,这里面又有一个所谓的竞争赛局的情况。近年可能要稍微留意节前交易的细节,不过以整个盈亏比来看的话,还是可以做的。
跟大家谈谈怎么选择交易品种。在选择交易品种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其实以我们这种机构的交易者来说的话,我们还是比较习惯交易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些品种,像我不管在写文章或者是在以前做资管产品的时候,很少会去做自己不熟悉的品种,如果要做的话,实际上也是经过了比较大量的回测,然后从少量开始做。虽然有的时候我们觉得绩效很好,但是由于不是那么熟悉交易规则,所以如果一次做太多也会怕有一些意外发生,所以我们建议还是做自己比较擅长或者是比较熟悉的品种。
在品种的选择上,我建议可以用慢慢增加的方式,以你比较熟悉,以你觉得流动性比较好,或者是你觉得这方面未来是有比较有前景的为主,我觉得可以从这方面慢慢地去增加,千万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
如果需要的话,比如说你已经经过了一个大品种的回测,你想一次做很多,这样我还是建议从比较少的量开始去做,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发生一些你所想象不到的问题。
有一些交易员,甚至有一些很知名的交易员,经常会提到说他们喜欢重仓交易。你是怎么看待重仓交易的?
我在过去的职业生涯里面,很少看到重仓交易能够长期有比较好的绩效,偶尔一段时间可能会还不错,可是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他们的损失也会比较大,我觉得运气的成分还是比较高一点。
重仓交易的话,就代表资金管理方面应该有重仓交易的原则,如果这个原则在逻辑上能够解释得很清楚,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以目前来看,我还没看到有能够解释得那么清楚的。
我们常说为什么要轻仓,为什么要重仓。轻仓事实上是很多交易员基于风险偏好度的原因作出的选择,或者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是之前做的一些受到重挫,他们可能会觉得一直是轻仓就比较保险,一直不敢去做重仓交易。他们可能对这个行情就不是那么了解,还没有入门,所以他们会不断地轻仓交易,实际上可能是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如果是经常重仓的话,通常我所知道的是,还不到不了解的地步,但可能也是没有入门,他们希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非常快速地去累积资产。
当然这是我个人经验告诉我的答案,或许有些真正重仓交易的人,他们确实是算得非常好。因为我常常在说你越有把握的越可以重仓,当你把握度非常高,高到100%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动用比较大的杠杆,去获取比较高的利润。所以如果你真的重仓,又非常有把握,而且你能做得非常好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做的。
不过通常重仓交易,比较常见的还是发生在套利交易上,而且是一个几乎无风险的套利,我觉得这种交易就会有它的道理性存在,如果不是的话,要看风险度怎么去衡量,如果风险度是可以接受的话,也是应该有它的道理。
其实这里面存在幸存者效应,一些人赚了很多钱,说我就是重仓交易,你也辩不过他,但其实很多重仓交易都亏钱,这个东西我觉得运气的成分很大。
我觉得重点还是在你的把握度,如果是你自己的钱那是OK的,但是公司的钱往往是不被允许的。我可能说得也不是很明确,但简言之,个人造业个人担。

在《我当交易员的日子》这本书中,徐老师提到大部分时候的出场点是,当所要赚到的钱赚到了,或者说当时那个条件不存在了,会出场,能不能再详细跟我们谈谈交易中的出场。以及,做期权跟做其他品种的出场会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我们做线性的交易,绝大部分是趋势追踪,我们希望能够在趋势结束的时候去做一个出场,或者说趋势反转的时候做一个出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趋势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趋势反转,所以我们就会尽量抱着仓位,让利润不断奔跑,我觉得这样是一个比较对的做法。因为你很清楚你要赚什么钱,而这个钱它的延展性、延续性可能非常长,然后你的整个交易系统也是为了赚这个钱而存在的,所以你就必须要不断地、很辛苦地、很有耐心地把仓位给抱住。
但是我们在做波动率交易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定价的错误、一个情绪的产生导致你去做仓位做策略,它有这样的一个利润出来。所以当利润开始进来,这时候你可能立刻就要做一个出场。
当然我们做波动率交易有一点还是蛮神奇的——你获利的来源,我当初想赚的是波动率的收敛或者是偏度的收敛,我们能够把这个钱给赚到。可是通常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比例式,我们希望能够赚到偏度,因为它可能是一个负Gamma有赚到时间价值的,可能过了两天偏度还没有回来,但是你却已经赚到你想要的利润目标了,这个时候我也会建议大家立刻做一个出场。因为通常在这样的时候,你赚到的这个钱很有可能是这个行情稍微走了一段,对你可能比较有利,或者它整个波动率下来,让你赚到其他的利润。虽然偏度没有回来,但是如果你先出场的话,实际上等于说把资金收回来,把资金收进来的时候,你可以发现我这个偏度还在,你可以重新再建一个仓位,仓位可能跟你原先的行权价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情况,或者是跟你在当时所看到的利润空间,它的风险报酬又是不一样的情况,它可能跟你现行的仓位很接近,或者是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一个新的仓位。它可以让你在新的仓位里面有一个新的思考,等于说也会有一个新的获利的延展。
你希望赚到这个钱,但是因为行情的变化,你原先要赚的那个钱的来源已经不见了,你赚到了钱又不是来自于最初那个地方,然后你把它平掉,重新再建一个。这样我觉得反而会比较好一些,至少回撤的情况会比较好。
很多交易员在他的交易生涯中会遇到一段较长时间的低谷期,这段时间明明做法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诸般不顺,他是不是主要是由于刚才您说的交易系统失效?或者说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请您跟我们谈谈。
我觉得可能的原因非常多,其实不一定是交易系统的失效,说不定它只是刚好跟人一样运势有高有低,交易系统也刚好来到一个低谷区。当然交易系统低谷区会造成交易员的低谷区,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是一个相互的关系。

因为行情的变化还是挺多的。你在做系统的时候,或是你在做回测的时候,之前的波动状况跟行情的走势,可能会是一个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状况。你的交易系统在做回测的时候,你觉得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高报酬低风险的系统,未来它可能也可以赚钱,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报酬低风险。
但是这样子到底算不算失效呢?其实我觉得可能在你的系统评估里面,它还没有到一个失效的情况,或许只是刚好在这个时间段赚不到钱而已。
我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好了。我们在做移动平均线系统的时候,在2020年的8月份到9月份,这段期间行情还是比较盘整的,我们反复买入卖出,然后回撤也到了历史最大,这是从2015年2月份开始的历史最大的回撤。其实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到底这个系统是不是失效了,但是我们对移动平均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我们知道只要行情不是长时间在这个区间做小区间的盘整,它总是会让你赚到钱的。那么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就可以赚到钱了,所以通常我们都会把它给熬过去。
当然我觉得如果你对交易系统够了解的话,你可以做一些滤网,亏到某个时候你甚至可以稍微让它暂停先出场,然后假设你还有仓位,并继续计算净值,等到它净值又回到某一个程度并开始往上,你再把仓位放回去。而再进场时并不一定要等信号出现,而是我们假设已经有仓位,当净值回到所谓的一个重新进场线之后,再把仓位放回去,再让这个系统来做一个复活。这样子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当然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你个人对你的交易系统要非常熟悉,而且要有信心。如果做交易系统的时候,你没有经验或者是一个对于长线的比较全盘的了解,你认为过去的波动永远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然后你设了非常多的参数,或者是你的系统非常多去拟合市场过去走势的话,未来如果失效应该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它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且已经非常经典,或是你行之有年、对它非常有信心的话,我觉得做这个系统的一些统计,或者系统的停止及重新再进场的机制,可以让它延长寿命。
其实做交易系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这个系统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真的知道它在什么走势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最好不要认为这个系统是没有低谷的,而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在处理上就不会那么无助了。至少你知道现在是一个低谷期,现在应该要做什么事,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来度过这段低谷期。如果有这样的认知的话,相信我们就可以渡过所谓的“难关”。

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系统真的能够那么快赚钱的话,很多人大概几年之内就是亿万富翁了。但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还没有那么牛的系统,每个月就能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获利。如果有的话,我觉得杠杆应该会用到非常大,然后赚到全世界的钱。
所以低谷期是我们大概90%的系统必然会遇到的。但问题就是,现在如果你还没遇到的话,你需要先思考一下遇到的话该怎么办;如果你现在正在遇到,你可以去多了解一下你的系统,多往前去看一下,多往未来去想一下,我做的这个系统到底是不是有一些很大的缺陷,这些都是可以去做一个检讨的。如果这关过去以后,我觉得未来数10年你可能都会很快乐。

有很多交易员把对市场情绪的观察纳入自己的交易系统。您怎么看待把情绪这种相对比较主观的东西纳入交易系统?

其实把情绪纳进去也是资金管理常用的一个方法。在期权市场里面常常也会有这样的一些做法。比如说隐含波动率很高的时候,我以义务方卖出波动率来做一个范例好了,可能这个时候因为它的风险会比较低,比如说负Gamma也会变得比较小,然后我们做一些行权价比较远的,确实它的风险也会比较低,我们可以下一些比较大的仓位进去,但风险并不会比以往增加。
然后当隐含波动率不断往下走,到了某一个时候,你可以发现此时它的负Gamma也会变得比较大,如果你下太大的仓位,如果这个隐含波动率突然拉起来,你的损失会非常大,特别是如果你为了维持获利做比较远行权价的大仓位,它上来的倍数反而会更大,风险也会更高。
所以我觉得以交易来说的话,我们可能会在隐含波动率高的时候,下大一点的仓位;隐含波动率低的时候,如果你要卖的话,我们会建议你卖少一点的仓位,这也会相对比较安全。
这个也很类似刚刚所提到的包含情绪的系统,因为隐含波动率它会有一个回归均数,它有低的时候一定会高,有高的时候一定会低,实际上我觉得隐含波动率对应到市场上,就是波动的一个形式。如果它确实可以把波动这样一个形态很规范或者是很明确地描绘出来,然后去决定它的仓位,我觉得确实也是有用的。
当你赚了一段很大的波动的时候——若你的系统本来就是波动大能够赚到钱,波动小可能就会常常挨耳光——如果你的系统是这样子的话,它确实赚了很大一段的时候,它可能就要开始回归均数了,接下来可能要小心应对仓位,因为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波动率,本来就有这样一个倾向。其实我觉得这样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没有那么好的获利的时候,可能也是因为那个系统的判断并不一定是100%的正确,但是长期它确实能够增加你的获利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用的。

在判断市场这种强烈或者比较弱的情绪的时候,波动率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指标。除了波动率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指标?

波动率VIX,在国外一般被称为恐慌指数,所以当恐慌越高的时候,它也是越高的。在指标上大家一般会用隐含波动率或者是波动率,或者是用 ATR(真实波动幅度均值,Average True Range),甚至有人说用交易量也可以,交易量比较大的时候,市场上有比较多的人开始进入这个市场,我觉得它也是一个可以判断现在市场上到底热不热,大家情绪高不高昂的很重要的讯号。
当然我觉得你的系统如果能够搞好的话,应该也是一个能帮你控制仓位的非常好的工具。

关于交易系统的构建,徐老师能不能给新手交易者提一些建议?

针对新手,我就说得简单一点好了。因为说到交易系统,其实我脑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东西,反而是我要如何建立一个程序化、量化的系统。

如果要构建一个交易系统,我觉得还是有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我觉得还是从个人开始,到底你个人有什么样的能力,对自己了不了解,你到底要建立长线的还是短线的,你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功底在?比如说你想做一些很短线、很高频的交易系统,但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如果没有一个IT团队的话,大概也没法建立起来。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你必须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了解自己到底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还要了解自己的资金到底能够承担多大风险。
从第一步开始,在你大概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样的东西以后,我们开始第二步。我们可以开始去建立一个这样的交易系统。我们就开始想,我们到底要做一个趋势追踪的,还是做一个区间的,还是做一个逆市的系统,或者是做一个比较混合性的,我觉得都可以做一些考量。
不过我建议如果还是初学者的话,想要成功率比较大,通常还是做趋势追踪的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在时间花费上或者是简单度上,或者是以过去成功的例子来说的话,它还是属于一个普适性的,我觉得比较能够复制。所以我觉得确定交易系统类型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做一个考量。

不过我建议如果还是初学者的话,想要成功率比较大,通常还是做趋势追踪的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在时间花费上或者是简单度上,或者是以过去成功的例子来说的话,它还是属于一个普适性的,我觉得比较能够复制。所以我觉得确定交易系统类型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做一个考量。
其实我做交易系统还是比较喜欢分散、简单。分散,比如说我可以先做一个做多的,做多跟做空不要放在一起,长线跟短线不要放在一起,每一个系统就产生一个信号。比如说,涨过均线你就做多,但是不要跌破均线你就做空,不要把多空放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要不然你就只做多,你的系统就永远只做多。我认识很多真正赚到钱的人都不是多空都做,很多只做多。可以一直做多,但是问题是,你的系统要在偏空的时候能够不亏或者是亏很少,在亏的时候空手,或者是很关键的时候突然放空打了一小把再跑。
对于交易系统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我觉得除了符合你个人本身之外,你也可以去尽量做一些简单而且分散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可能用非常简单的系统,移动平均线、MACD或是一些简单的技术指标,然后截取一个方向,比如说只做多,就不要去做空了。或者说你去想它有类似盘整的一个情况,做一个比较简单的盘整的系统,把多个简单的小系统做一个组合,它通常会表现得相当不错。
另外,也可以根据你个人的偏好或者是需求去做一个交易系统,比如说永远只做多,你对于指数如果是长期看多的话,你在这个系统里面就不要去做空,或者存有一些期待行情大跌你去做空赚大钱这样的幻想。如果你要做一些有关商品的话,你也可以在商品在某一个价位之下开始做启动,然后永远只做多。总的来说就是经常做一个方向,让你的系统多样,而且简单。通常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来看,它会是一个绩效还不错,而且相对比较稳定的系统。实际上我们想想看,像这么简单的方法,你去做一个简单的回测,比如说过去5年,你可以发现,它会比你想象中自己随便去做好很多。

如果所有的交易品种你都可以选择,假如你预判下一个10年,上证指数能上万点,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这个指数会涨,而且确定会涨,它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我们当然是尽量去多做,但是还是要考虑一下自身的能力所及。
如果它是慢慢地一直涨上去的话,其实我觉得会非常简单,你要在第一个时间点,从现在开始就尽量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如果假设是这样上涨的话,它是没有回撤的。

如果能够越早投入越大量的资金,它当然是一个越好的结果。但我们往往不知道它未来10年的增长路径会是什么样,说不定连跌9年,第10年才上涨,这样的话,当然最好的就是在第9年的时候累积最大的权益数,这个时候你的获利会最大。当然我觉得这有很多种不同的状况,还是要看自身的能力。
我们常常在说,越确定的事能够放越大的杠杆。但是我们一般人可能对这个杠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你放了杠杆以后,如果这个行情突然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回档,你可能就陷入破产边缘,甚至于破产,那这个游戏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虽然未来是那么确定的一件事,但你可能不仅连钱都赚不到,反而是亏得两手空空。
我觉得首先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没有那么确定的情况之下,或者说当你的资金量,当你能够承担的风险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之下,不如采用一个比较固定而且分散的方式,把风险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尽量采用定投,而我比较喜欢说的是“定存”,用累积权益定存ETF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做。如果到了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才是一个比较可以放杠杆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对交易的经验不足,甚至你是第一次来到市场,其实我还是强烈地建议,你只需要做一个定投就好了。
因为未来你的目的是要赚钱,我们希望能够赚最大的获利,但是最大的获利就必须要付出相对的努力跟相对的风险。我觉得这都是一个比较相对性的问题。
所以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你的自身的资金,跟你的能力,跟你的风险承受度,我觉得它们还是最重要的。然后第二个就是,你要知道你在什么时候能够放比较大的杠杆,什么时候你可能资金会比较宽裕,我觉得这个也是要考量的。第三个,你必须要有耐心,反正10年时间这么长,如果你确定能够涨到一万点的话,如果你在某些时候发现现在离1万点还真的挺远,那个时候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机会,就好像过去20年你要买房,或者是现在你说想买房,你知道未来房价一定会涨,我相信你也会等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然后再去做,甚至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这个房子给买下来。我们做 ETF甚至做投资也是一样,你总不会在做这笔生意或者大买卖的时候,听说一定会涨,一头热就立刻把它给投进去。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细细考量的。
其实我也曾经有幻想过,如果能够再来一次,回到10年前,回到2008年那个时候,最后我们知道这个行情会往上,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其实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可以买指数期货,我可以把这个杠杆给放大,然后就能够赚到比较多的钱,然后持续做一个换月。但是这样的做法还是有风险的,我到底要买多少?我不可能把这个杠杆放到那么大,因为中间只要我一进场一不小心遇到一个回档,比如说行情回个5个点的时候,我可能就要准备跳楼了,这样的风险我可能承担不起。明知道未来我可以赚这么多钱,我居然在第二天就跳楼了,这个实在是太悲惨了。
有时候我也想我买一些股票好了,那么买什么股票呢?我也实在想不大清楚。但如果是台湾地区的股市就可以很清楚,我应该买台积电,因为台积电现在已经占了台湾权指的30%,之前是占20%。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作弊,因为我知道台积电会涨很多,从2008年的40块,现在涨到已经接近550块了,就和我10年前作弊去买贵州茅台类似,但是它们未来10年还会不会涨可说不准。
当然如果买ETF的话,我大概至少可以赚个三倍,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比较踏实的做法。所以以我比较踏实的个性来看的话,我个人认为,我还是会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去买ETF,我的做法是希望尽量能够在指数比较低的时候,有钱的时候,尽量去扩大持仓权益数,我觉得这也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而且我知道能够涨这么多,我确信可以赚这么多钱,这个也是大家不管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达成的目标。当然我还会根据个人的能力,去做一些能够加分的事。因为指数未来是长期往上,所以我希望能在当时行情做比较大的回撤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气去放一些杠杆。
当然我个人的勇气不会那么大,在行情做了很大的回档的时候去做一个很大的杠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在行情回档比较大的时候,去做一个两倍左右的杠杆,把我的权益数再进一步扩大。因为既然未来能够这么确定,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机会,就是不管行情未来会如何,只要能够规避破产风险,我在未来一定是可以赚到钱的,我觉得各位可以朝这样的一个思路去发展。
如果不想想太多的话,至少我们可以采用尽量扩大权益数,有钱就去买ETF这样一个方式,人人都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就算你的信心程度没有这么强,它也是一个可以很容易达成的目标。(更多细节可参见徐华康著《财富自由之路:ETF定投的七堂进阶课》一书)
假设你预判未来一年指数一直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这一年你会采取什么样的主要策略来操作?
我们的标的物如果是指数的话,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它处于震荡状态,我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简单一点,尽量做同一个方向,当它震荡到相对比较低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尽量采取一个做多的方式,然后在高的时候,当然是希望能够脱手一些仓位。简单,通常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而我们的操作行情也要符合我们的判断,至少判断错了也不多亏钱。

我们并不知道它震荡的区间是什么样的范围,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抓出一个均数。在我们认知上,我们永远是持有一个比较偏多的仓位,这也是我在过去20年交易生涯里面的一个体会和感悟,做指数我们尽量还是不要有太多看空的情况。
如果预判未来一年的行情是属于区间震荡的情况,其实一般交易员或者以我自己过去20年在台湾地区做指数的经历,我们还是比较习惯一个偏多的做法。当然在区间震荡这样的走势中,它的标准答案是低买,高卖。但是真实行情在走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它高的时候会不会再继续往高,所以我们常常都会设一些所谓的心理压力点,或者是确实形态上的压力价位点,我们到高点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减仓,甚至于做一个出场。如果它有一个新高的时候,我们会把仓位再加回去。但是如果它要跌破的话,我们可能会把这个多头仓位再平掉,然后等到它到一个相对低位的时候,再陆陆续续分批做一个买进的动作,希望能够在震荡的行情里面赚一些钱。
在某些比较关键的时候,还是要多保有一些弹性,这样在行情判断错误的时候才不会突然觉得非常的懊悔。虽然我们认为这个行情可能是一个区间震荡,但是我们在做法上还是要在一些支撑跟压力点的时候保持弹性,以避免在判断错误时造成比较重大的遗憾。不管行情如何,我觉得这样的想法还是要有的。

如果你预判大盘已经见顶,未来将开启熊市,你会怎么做?

这种情况对我们做股票权益的是一个比较不好的消息,但在做法上还是希望尽量能够做一个减仓,持盈保泰。
当然如果行情真的跌下去能够有个低点的话,这时对于手中有现金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多。其实我们在做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的时候,遇到熊市时保持手中有现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但是问题是熊市到底有多大?到底会持续多久?大家还是要有一个想法跟预判。判断错误怎么办?这个熊市如果只持续了两个月、三个月,或者是这个幅度没有很大,如果你持有太多现金等得太久,当行情又上来的时候,你可能就错过了机会。
其实在做投资的时候要去思考一个点,我做投资未来能够赚钱,到底这个利基是什么?能够在行情比较低的时候持有最大的权益数,这个才是我们要做的一件事,而不是买到最低价。你持有的权益数越多,它所代表的是你未来的爆发性会越强。
见顶的时候,可以适度做一些减码,也是为了未来持有更多的股票,但是如果错的话,大不了把仓位再加回去,这样你耗损的最多不过是一些成本上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减仓的话,如果熊市真的来临,大好的机会,到时候你最痛恨的就是你没有资金在这个相对低的位置去持有权益。这个是大家可以好好去思考的,千万不要怕这个成本稍微有点高,牛熊转折是好几年才难得来一次的机会,这种才是我们真正要把握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